当前位置:主页 > 危机干预 >

地震灾后心理问题解答

时间:2014-08-22 16:41来源:未知 作者:天津市睿津梁心理 点击:
地震灾后心理问答 20 题 心理援助的基本知识 1. 灾难过后,会对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

地震灾后心理问答20

——心理援助的基本知识

 


1.灾难过后,会对人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绝大多数灾难之幸存者、搜救者及照顾者,都会经历一定之压力。这些压力会一般持续数天到数星期,可能造成以下之影响:

    情绪影响:震惊、恐惧、悲伤、生气、罪恶、羞耻、无力、无助、无望、麻木、空虚、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认知影响: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丧失、不想要之回忆、自责。

    身体影响:疲倦、失眠、身体疼痛、身体紧张、心悸、恶心、食欲改变、性欲改变。

    人际影响: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工作问题、学校问题。

2.灾难过后,会有哪些心理冲击将随之而来?

    地震对于不同处境的人员,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冲击:

    幸存者:亲身经历生死关头之后,余悸犹存是相当普遍反应,也可能在逃过劫难之后,自觉苟活而对不起死者,产生罪恶感。

    救难人员:日以继夜投入救灾,除了体力透支之外,目睹越来越多的人员死伤惨状,错愕、挫折感、内心疲惫、甚至愤怒都可能爆发。

    罹难者家属:焦急、哀伤的情绪十分常见,当亲人获救的希望落空,愤怒、指责可能接踵而来。

    社会大众:间接接收到灾难讯息的民众,内心蒙上阴影,忧郁情绪可能久久不散,对未来丧失希望。

3.救灾人员如何初步处理心理危机?

    步骤一:救灾人员衡量自己的状况,肯定现阶段的自己,在情绪、想法以及自我控制能力三方面都处于良好功能状态,并且有充分的时间来投入救灾工作。

    步骤二:承诺将于受灾者建立的关系有相当的隐私。保证安全与建立信赖,是心理危机介入的重点。

    步骤三:重视受灾者在主观上的主要危机来源与对危机的解说,但是,不增强也不排斥。

    步骤四:以间接的技巧,增加受灾者对时间与空间的透视感。重点是保证即使危机是不可预测,即使危机的适应是一条长路,但不是走不完的;发生在这里的危机,也可能有贡献。

    步骤五:引导受灾者寻找他原有的心理挫折的技巧,并强化某些技巧的可用性。不要迷信教导新技巧的重要性,一定要相信他在意外事件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适应良好的个体。

    步骤六:增加受灾者对此时此刻生活中各片段事件的感应性。维持心情有喜怒哀乐各种层面,想法时而负责时而精致时而飞驰,可订出一些具体步骤作为行动目标,将是尽早渡过心理危机最重要的关键。

    步骤七:尊重其生命养成的生态环境,从受灾者熟悉的生态中去寻求权宜之道。

    步骤八:建立心理介入的契约,重点是相信彼此的诚意与相互情急通报的义务。

    步骤九:救灾人员自己背后要有心理咨询与支持的专业团队。

    步骤十:对转换心理介入(由专业心理师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要敏感,并熟悉可以转介的后送机构。

如果您在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自己感觉无法处理请您拨打睿津梁心理咨询热线022-87935997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您!

4.灾难的经历会导致何种心理方面的困扰?

    有许多与重大灾难有关的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特别会在此刻发生并造成严重影响:
   (一)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二)神经症;
   (三)重度忧郁症或哀恸反应;
   (四)药物或物质滥用;
   (五)心身症。

5.儿童的心理创伤后的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什么是儿童心理创伤?

  儿童心理创伤是指孩子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受伤或看到意外发生,如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台风)、车祸、火灾等,所造成心理上的后遗症,进而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及以后的人生。

 

☆有心理创伤的孩子会有什么行为?

  受创伤的孩子会变得很胆小,很黏人,很容易被吓到,他可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没有兴趣,变得容易分心,也很爱哭,爱发脾气,不听话。有的孩子反而会变得很乖很懂事,但是晚上却会作恶梦、睡不着或尿床。有些孩子会在意外发生过一段时间后才有这些行为,有些孩子只会出现其中的某几种行为。

 

☆心理创伤的复原过程

 

(一)意外刚发生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有的孩子:木然、没有反应、变得特别听话……等。

有的孩子:爱哭、爱闹、很黏人、恶梦、失眠、容易受惊吓……等。

你能做的:让孩子相信你会保护他。

 

(二)意外发生后一段时间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作恶梦、故意惹大人生气、一直说意外发生的经过、在玩的时候重演意外发生的情形……等。  

这时候孩子会在内心里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是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因为我太坏了”?

你能做的:帮助孩子了解他的害怕和难过,让他说出来或用其它方式表达出来。

 

(三)复原后期

孩子可能有的行为-- 开始回到正常的生活情形。

你能做的:帮孩子做复学的准备、让家庭回复到以前的生活情形。

 

6.成人的心理创伤后压力疾患有哪些警讯、如何提供协助、何时症状会发生、何时结束?

    创伤后压力疾患(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的三个月内出现,但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作(delay onset),引发创伤的事件包括战争、暴力犯罪、性侵害、严重交通意外、自然灾害、技术性灾难(technological disaster)、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罹患PTSD多为直接或接触创伤事件的幸存者(受害者)、目击者与救援者。

    症状持续视患者的状况有极大不同,一般而言,大约有50%的患者在三个月之内复原,另有文献指出,约有30%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40%患者持续有轻微症状,20%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善甚至更恶化。

    创伤幸存者主要心理困扰仍以忧郁、焦虑症状为主,研究也显示PTSD患者日后罹患忧郁症的机率较一般人高。此外,其它衍生的问题涉及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物质滥用、家庭与健康问题等。

    虽然引发创伤的原因不一和方法学上的问题,其研究结果难以统一。但在参考研究数据时需要注意,具严重心理困扰的幸存者,可能无法自行寻求帮助,当然也不太可能被包含在结果内。所以,所有的研究都有低估创伤影响的可能,实际情形应该比这些更严重!虽然大部分人可在数年内恢复,不幸地,部分幸存者会有长期甚至永久的心理创伤。

  但是恢复的速度是否可以加快?伤恸时间是否可以缩短?长期创伤者的比例是否能降到最低?一些研究认为,灾后的心理社会压力是影响心灵复原最重要的因素。如何减少幸存者的压力,从政府推出的安置与重建计划,实际解决灾民生活的需求,到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推动的心灵重建,有许多可以挥洒的空间。

7.如何进行儿童的悲伤咨询?

 

通常采取“悲伤支持性小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辅导人员可视学生于震灾后之个别状况与需要,筛选较需协助与情感支持的学生,如家中有人罹难、受伤、房舍损毁、过度惊吓或目睹灾难现场者(但遭遇重大失落者,如家中多人去世、唯一悻存者需特别考虑个别与团体治疗的形式),组成一群4至12个相似遭遇、情感或行为上问题的支持性团体,此团体以分享、支持、关怀与回馈之情感支持为主,增进自我重新面对生活与适应的能力。

 

    团体聚会时间以一周一至二次为原则,开放或封闭式均可,但以固定成员的封闭式团体较具安全感与凝聚力。讨论与订定一些规范是重要的,如保密、准时出席、共享时间不独占、不强迫分享、除非要求不予他人忠告建议等。
 

8. 如何进行成人的悲伤咨询?

 

哀伤辅导原则

 

*使失落真实化:和当事人谈细节(以对抗退缩)。

*帮助认同表达情绪:生气、罪恶、焦虑。

*罪恶感的处理: 引导逐步消除罪恶感。

*提供安全所在:表达情绪虽很痛苦,但不会被淹没。建立包容关系。

*使行为常模化:心理疏导,指出别人也会如此。

*尊重、引导防卫机转:如转移、否认、合理化等。

*鼓励放开死者:强调“此时此地”的参与。

*下决心的困难: 不要强调当事人下决心。

*认识病态并转介:如有明显的心理症状,要尽快转介给专业心理治疗师。

 

9.灾难过后,人们的反应将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有什么样的变化?

     灾后各阶段之压力反应:

    (一)第一阶段发生于危机冲击当时和之后不久,情绪是强烈的,包括害怕、麻木、惊吓、困惑。人们发现自己被要求表现出英勇的行为,以解救他们自己或其它人的生命与财产。人们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合作无间以协助他人存活和复原。在这个阶段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家人、邻居和各种紧急助人工作者。

    (二)灾难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在灾难之后的一个星期到数各月不等。症状包括胃口改变、消化问题、头痛、生气、怀疑、急躁等;也可能会出现淡漠和忧郁,从家人和朋友当中退缩,对于未来的焦虑升高。另一方面,幸存者(那些失去所爱之人和财物的人们)会发展出一种强烈的想要与他人分享危险经验的感受。

    (三)灾难的第三阶段通常会延长到一年,特色是如果政府的协助没有兑现或延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失望、怨恨、痛苦。机构可能会撤出,本身的社区组织也可能会被削弱或消失。在这个阶段,受难者专心于解决他们自己的个人问题,会渐渐失去以前和社区分享的那种感受。

    (四)即使受难者已经没有残存的问题了,最后阶段(重建阶段)还是可能会持续许多年。此时,大规模灾害的受难者了解到,他们将要渐渐地解决许多问题,大部份要靠自己重建家园、事业和生活,而自己要渐渐担负起这项责任。新建筑取代了旧建筑,新的计划与方案发展出来了,再度肯定了受难者对于社区和自己能力的信任,但是当这样正面的事情并未发生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和强烈的情绪问题。

 

10.灾难的幸存者如何减轻负性心理所造成的危险性,并从灾难的压力中尽快复原?

    灾难事件刚发生时的处理:目标在降低紧张度,恢复安全感及适应能力,包括:

 

(一)亲友可帮的忙

- 倾听受灾者的情绪,能用话语把情绪说出来是最好的复原良药,不要急着给建议,而让他无法把情绪说完。

- 尊重他复原的步伐。不要急于帮助他恢复情绪。

- 旁人对受灾者的情绪有所了解及接受。

- 提供安全协助(包括住所、资源、信息),尤其灾后有许多实际问题要处理,可帮忙收集信息。

- 鼓励受灾者表达自己的需要、情绪,成为复原的发起者。

- 协助受灾者评估问题,找出适当解决方式。

- 协助亲友避免过度反应,如躁动、自伤行为、酗酒等,若出现这些情况,协助找专业人员处理。

 

(二)自己可帮自己的忙

- 避免、减少或调整压力源:比如少接触道听途说,或刺激的讯息。

- 降低紧张度:和有耐性、安全的亲友谈话,或找心理专业人员协助。

- 太过紧张、担心或失眠时,医生可用抗焦虑剂、助眠药来协助你,这只是暂时使用,但可有较快安定的效果。

- 做紧急处理的预备:逃生袋、电池、饮水、逃生路线等,多一点准备可让自己多一份安心。

- 这段时间会有很多混淆的情绪及事情要面对,先从最重要、较容易完成的部份着手,不要一次处理太多事。

- 不要用酒、毒品。

- 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亲戚、邻居、同事或各种宗教、心理辅导团体的成员保持联系,和他们谈谈你的感受。

- 规律运动,规律饮食,规律作息,照顾好身体。

- 学习放松技巧,如听音乐、打坐、瑜珈、太极拳或肌肉放松技巧。

 

11.如何协助孩子因应创伤性的意外?

    - 尽量给儿童安全的感觉,用言语安慰他们,用身体接触譬如拥抱他们,给他们安全的感觉。

    - 鼓励他们表达他们的害怕、痛苦和哀伤。儿童会用游戏、语言、文字表达这些不舒服的感觉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耐心听他们表达。

    - 在这刚刚发生灾变的时候,不要让儿童离开你们,一方面是保护他们身体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提供他们最直接心理安全的保障。

    - 鼓励他们和别的孩子玩,年纪比较大的孩子要鼓励他们参与重建的工作,让他们有共同为重建家园而努力的感觉,这是最宝贵的经验。

    当孩子面对这么大的灾变时,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和行为。在您的支持和保护之下,情绪和行为问题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少。假如过一段时间仍然持续,或者是这些现象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或发作得越来越严重,请您尽早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儿童精神科医师、儿童心理师、社工师、及一些有经验的辅导老师和小儿科医师联络,请他们协助。

12 学校人员如何协助学生在创伤后重新适应生活?

    工作重点应分阶段:

    生活和身体安顿:若其住屋不能使用了,或没有家人的学生应尽快有专人协助安顿食宿和生活,并注意其个人身体健康状况和保健。

    心理咨询:约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再根据个人悲伤复元进展现况,考虑是否需专业心理人员协助。

    青少年和儿童阶段的学生,因其悲伤反应性质与成人有别,一般未受专业训练的人往往难以辨识其悲伤反应。因此,这类学生若学校无悲伤咨询的辅导专业,则先寻找专业人员咨询,安排适当教师给予心理支持,于生活安顿后,安排心理人员给予协调。

13.在地震之后,孩子拒绝去睡觉或上学,父母该怎么办呢?

 (一)生活型态改变 & 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规律

   孩子的生活作息变得不正常,小小孩可能变得黏人,其它孩子可能变得比较不爱玩或不喜欢动。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规律,可以让孩子早点有安全感,例如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尽量保持一定,但是可以有点弹性。可能的话,睡觉时可以开个小灯,若是有需要,可以让孩子抱着玩具睡觉,睡觉前父母可以说一些话或是做一些动作(像是摸摸头、抱抱孩子或是亲一亲孩子)来安抚孩子。如果他们不听话,尽量不要处罚孩子,因为这次地震的影响很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原来规律的生活。

 (二)攻击或反抗行为 & 对不良行为设限

   小小孩可能出现打人或咬人的行为,较大的孩子则是打架、不和同学玩、逃学或变得很不听话。一般来说,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只要限制他们不好的行为,大部份可以获得改善。对较大的孩子,有时他们内心的焦虑或沮丧会以不良行为来表现,这时候可以请他们一起重建家园或照顾弟妹,让他们的情绪有好的发泄管道。如果可能的话,团体治疗可以帮助这些大孩子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绪。


14.家人该如何相互扶持以度过创伤事件?

    家人可以按下列方式照顾自己及幸存者:

 (一)持续去了解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参加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课程及演说,阅读相关书籍及录像带。

 (二)鼓励幸存者寻求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专业协助。家人可鼓励幸存者接受协助,但不是逼迫他去接受;这是一种关怀而不是惩罚。

 (三)寻求家人本身的个人或是家庭咨询。避免本身受到二度之压力,家人本身也需要处理自我情绪;这也可和幸存者互相鼓励,表示专业协助之重要。

 (四)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学习压力及愤怒处理的课程,增进沟通及互相照顾的能力。

 (五)保持及享受良好之生活。维系正向的人际关系、维持创造性的工作、继续学习并享受闲暇生活,这些是走出阴影的必要条件。


15.在灾害事件后,哪些人可能是自杀的高危险群?为什么?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

    正在经历哀恸历程的人,属于自杀的高危险群(比较一般的人来说,他们的自杀可能性的确是比较高的,过去有一些的统计报导确实显示如此)。所以对于陪伴者或心理辅导义工而言,自然应该去注意哀恸者自杀的可能性。而另外有一些会使得自杀危险性增加的因素,如当哀恸者在意外中死去亲人的人数不只一位时,或是哀恸者在遭遇严重的失落之后,因为家庭的瓦解而缺乏稳定的家庭或社会支持系统时,或是哀恸者长时间的处在自我封闭、与社会严重的疏离的情况下时,哀恸者会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危险性也会跟着升高。

16.何时该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协助?

 如果有以下现象,建议你取得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协助:

 - 你发现自己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情都很乱,感觉有很多的压力、混乱,并且觉得很空虚,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

- 在事情发生一个月之后,你还是一直感觉麻木、迟钝,并且要不断的保持忙碌,为的是让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 不断地会再想起地震的事情,睡觉时会做恶梦而惊醒,或是有很多身体上的不舒服。

- 没有人可以和你讨论你的感受,但你又觉得自己有这个需要。

- 你的工作或人际关系变糟了,让你很不舒服。

- 你又发生了其它的意外。

- 从灾难发生之后,你抽烟、喝酒、或吃药的量都变得过量。


17。何时该将受难者转介给专业精神卫生医师?

    对于大部分的哀恸者来说,如果能够在家人亲友彼此的陪伴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逐渐的走过忧伤,那么这样的过程通常并不需要去寻求精神卫生医师的协助。但是如果哀恸者因为过度的悲伤、绝望而出现自杀意念时,或是由正常的哀恸历程演变成为忧郁症的情况时,往往就需要去寻求专业的协助处理了。除了自杀的可能性与忧郁症之外,还有一些异常的哀恸历程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包括持续的否认亲人死亡的事实、延迟的哀恸历程(情绪隔离、情绪压抑)、对死者的病态认同、无法逐渐复原的哀恸历程等。

 

18. 救灾工作者会面临哪些生理和心理压力源?

    一般来说,参与救灾人员会面临三种类型的压力源:“救灾人员的损失或受伤”、“创伤性的刺激”与“任务的失败”。救灾人员的损失或受伤是指参与救灾时因为过度疲累而无法发挥功能或受到伤害;创伤性的刺激指救难人员目睹灾难事件现场凄惨景象而产生恐惧惊吓反应;任务的失败指当救援工作未达预期效果,救难人员感到强烈失望或觉得个人没有价值。救难人员在参与救灾阶段与任务结束阶段时,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有些压力甚至是不断累积或周期性的复发。

 19. 救灾工作者可能出现哪些心理症状?

   如果救难人员未能了解自己的压力源,并予以适当处理,则压力堆积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症状。如身心疲惫,情绪不稳定,精神恍惚,没有尽力救人的罪恶感,心情忧郁,无助,生气,灾难景象会不由自主的出现在脑海中,悲伤、心情低落,梦魇不断或睡眠困难,冷淡、兴趣减低,情感否认、麻木感,对别人的安危过度担忧,或是不愿意诉说救难经验等等。

 

20.对于也可能受到心理创伤的救灾工作者,该如何提供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在每一次救灾任务暂告一段落后,由心理专业人员向救灾人员作一个简单的会谈交流,请救难人员说出一天工作下来,自己“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或者“有什么心得”想分享给其它同伴。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个人因为工作负荷量感到过度身心俱疲与情绪困扰,另一方面可以凝聚救难人员的士气,由团体的社会支持使个人保持脑力、体力与心力的完善状态,为自己隔天的任务加油打气。

    当然,社会大众的鼓励与支持,更是救灾人员的坚强后盾,当救灾人员将心理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在一起时,更可提升工作效率,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如果救灾人员感受到自己的症状明显,表示个人的身心状态已经处在一种能量过度耗损的疲惫感,若症状持续发生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人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功能,需要前往附近的医疗机构寻求心理卫生的专业帮助。


如果您在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自己感觉无法处理请您拨打睿津梁心理咨询热线87935997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您! 

(责任编辑:天津心理咨询)
转载请标明出处:天津市睿津梁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www.ruijinliang.com 关键词:天津心理咨询、天津企业EAP心理服务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咨询热线:022-87935997 022—60923192 QQ咨询:228379117
天津市睿津梁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163号201室(天津心理咨询)  乘车路线:9、845、902、观光2路、831路定点、通勤9路体育馆(下车即到)
Copyright © 2002-2012 天津市睿津梁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津ICP备12008631号